吴吉春教授和叶淑君教授团队,在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中又取得重要成果。该团队以全氟辛酸(PFOA)为研究对象,通借助放射性示踪方法,发现固-液-气界面性质显著影响PFOA在介质中的运移。由于介质理化性质(有机质和矿物)差异,PFOA在石英砂沉积主要受静电引力控制, 而PFOA和石灰岩、土壤之间受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等多种机制,致使在相同水化学条件下,PFOA在石英砂介质中的运移能力显著高于石灰岩和土壤介质;并且离子强度及离子类型(NaCl和CaCl2) 的变化对PFOA在石英砂中的运移几乎无影响,而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(NaCl与CaCl2),PFOA在石灰岩和土壤中的运移能力下降。进一步发现非饱和介质环境中,气体含量、介质表面粗糙度和比表面积影响气-液界面面积,从而影响PFOA在气-液界面的吸附-脱附过程,进而导致PFOA在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产生迟滞效应(图1)。该成果以“Physicochemical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retention and transport of perfluorooctanoic acid (PFOA) in saturated sand and limestone porous media” 为题于2018年9月发表在环境、水资源学科NI期刊《Water Research》上,第一作者为2016级博士研究生吕雪艳,通讯作者为孙媛媛教授和吴吉春教授。
吴吉春教授和叶淑君教授团队,围绕“非饱和带典型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估及修复技术”开展系统研究,揭示了非饱和带典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,建立了典型污染物在非饱和带迁移的数值模型,解决了非饱和带污染物风险评估及修复的诸多关键技术难题。成果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科学技术)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。 研究成果在推动国际相关领域研究、支持国际环境政策决策的同时,其关键技术被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内蒙古等地的国土、环保、农业和建筑等部门多家单位推广应用。